森林守护者:在疫情防控中保护野生动物的英雄
在全球疫情期间,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任务变得愈加重要。作为森林守护者,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森林公安局的职业人员们通过多种创造巡查手段,竭力维护生态平衡和野生动物的安全。
近日,春季的气息渐渐浓厚,翠湖湿地迎来了成群的候鸟。在湿地的精心呵护下,苍鹭等鸟类在这里搭建了上百所“空中豪宅”,流连于春暖花开的时节。然而,庇护它们的背后,是森林公安干警们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在复杂的地势环境中,干警们每次巡查时需徒步行走两三万步,这是他们日常职业的常态。
为确保在特殊时期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北京市森林公安局制定了相应的“保驾护航”规划。在这个规划中,无人机被引入为空中巡查的重要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巡查的效率。“能见度良好,飞行高度25米,本架次飞行范围3公里,目前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当凤凰岭派出所的民警牛栋和周思杨操控无人机在翠湖湿地巡查时,他们能够在短时刻内获取到更加全面的监控数据,而与徒步巡查同样的区域相比,使用无人机巡查只需短短几小时。
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市的森林覆盖率已达44%,而在一些山区,这一数字甚至高达98%。这样的高覆盖率为市民带来了更多的绿色获得感,也同时提升了生态多样性。然而,广袤的森林和山区也给巡查职业带来了挑战。林网密布的地区使得公安干警更难以发现猎捕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怎样在尽量减少人与人、人与动物接触的情况下,依然保障野生动物的安全?无疑,无人机成为了关键的巡护者。同时,地面上,森林公安通过高清摄像头与重要节点设置检查站,构建了一张严密的“防护网”。在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等野生动物活动频繁的区域,森林公安加大巡查力度,全面提升野生动物保护的威慑力。
自1月23日以来,北京市森林公安累计出动警力4686人次,清理集贸市场及餐饮场所2481处,破获涉野生动物刑事案件7起,收缴野生动物制品2.5公斤。这些努力有效打击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守住了生态红线,为首都的生态安全筑起了坚实的屏障。
在这个特殊时期,作为森林守护者的他们,以无畏的姿态和坚决的信仰,坚守在保护野生动物的第一线。无论是高空中的无人机,还是地面上的检查站,都是他们为维护生态和谐、保护野生动物而不懈努力的象征。
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致敬这些默默无闻的森林守护者,支持他们的职业,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妙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