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 劳动合同法订立的根本原则是哪个? 我国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

一、劳动合同法订立的根本制度是何者?

根本制度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何是劳动合同的订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下面内容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职业内容和职业地点;   (五)职业时刻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三、订立劳动合同的时刻是?

一、订立劳动合同时刻是怎样规定的?

签劳动合同是有时刻限制的。法律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月工资。

二、劳动合同分几种类型?

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刻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刻的劳动合同。原劳动法规定的长期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其中一个,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⑴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职业满十年的;

⑵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职业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⑶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单项劳动合同,即没有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职业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职业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以完成一定职业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如此,正常情况下应该一个月之内劳资双方就应该落实书面劳动合同的,否则,公司需要承担经济赔偿的法律风险的。而且,职工为了保住当前的这份职业就漠视公司不签劳动合同的行为不可取,这样会给公司留下的印象就是职工本人并不懂得用法律的武器维权,以后也可能更加无视自己的相关权益。

四、公证属不属于劳动合同订立的制度?

公证不属于劳动合同订立的制度。劳动合同是企业与劳动者签订的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文件,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并且由双方分别持有。只要劳动合同内容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就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不必一定要进行公证。因此公证不属于劳动合同订立的制度。

五、平等是劳动合同订立的前提?

是的。只有在平等前提下签定的劳动合同,才有法律效力。

六、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制裁手段?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需支付劳动者三倍工资补偿。

七、保险合同订立的制度是何?

1、保险利益制度: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保险利益制度是指在签订保险合同时或履行保险合同经过中,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的规定。

2、最大诚信制度:最大诚信的含义是指当事人诚恳地向对方充分而准确的告知有关保险的所有重要事实,不允许存在任何虚伪、欺瞒、隐瞒行为。而且不仅在保险合同订立时要遵守此项制度,在整个合同有效期内和履行合同经过中也都要求当事人间具有“最大诚信”。最大诚信制度的含义可表述为:保险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及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足以影响对方做出订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完全信守合同订立地约定与承诺。否则,受到损害的一方,按民事立法规定可以此为由宣布合同无效,或解除合同,或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职责,甚至对因此受到的损害还可以要求对方予以赔偿。

3、近因制度;近因,是指在风险和损失之间,导致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影响的缘故,而不是指在时刻上或空间上最接近的缘故。近因制度的含义是:在风险与保险标的损失关系中,如果近因属于被保风险,保险人应负赔偿职责;近因属于除外风险或未保风险,则保险人不负赔偿职责。

4、损失补偿制度:损失补偿制度是指保险合同生效之后,当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职责范围内的损失时,通过保险赔偿,是被保险人恢复到受灾前的经济原状,但不能因损失而获得额外收益。

八、关于劳动合同的订立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么?

不可以。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九、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的基本制度?

下面内容五项基本制度:

1. 合法制度: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民族法律和法规的规定。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除非全日制用工外,都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内容必须具备必备条款,且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2. 公平制度:劳动合同内容应当公平合理,用人单位不得以强势地位压制劳动者而制定显失公平的合同条款。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应当平衡,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3. 平等自愿制度: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法律地位平等,订立劳动合同完全是出于双方当事人自己的真诚愿望,是双方当事人意思一致的表示,经过平等协商而达成的协议。

4. 协商一致制度:劳动合同的全部内容,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由双方当事人共同讨论、协商,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后确定。劳动合同的订立经过应当充分体现双方的愿望和需求。

5. 真诚信用制度: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劳动合同经过中应当遵循真诚信用制度,真诚地提供相关信息,遵守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确保劳动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和真诚信用等五项基本制度,以确保劳动合同能够生效,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十、2021年最新订立的劳动合同依据是何?

最新订立劳动合同依据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民法典。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劳动合同条款时,优先适用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的规定。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民法典合同编的有关规定。民法典是2021年1月1日适用的,因此最新依据是民法典,而不是合同法。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